第201章
2024-12-04 16:45:333987

  當然, 後面這個想法也就隻限他胡思亂想而已, 如果南晉真打算向北晉宣戰, 就不會有這次的和談。


  薄春山雖之前一直在廣州, 也不太關注應天這邊的消息,但他來到應天後,也不是成天真無所事事, 各方消息匯總了下, 也差不多琢磨出為何會是今日這局面。


  總體來說,就是開元帝這人是個野路子。


  可能本身就不是正統出身, 早年一直坐鎮在邊關, 這位開元帝處政手段與他帶兵打仗差不多, 都是走奇詭路線。


  南晉這些年的發展, 因有龐大的海上貿易支撐,是北晉拍馬都不及的。又有之前的海上對持及互相試探,表面上北晉似乎一點都不怕南晉,實則雲南土司叛亂、吐蕃諸部襲擊南晉邊境,背後都有北晉的影子。


  頗有些圍魏救趙的意思。


  同時,這位開元帝還沒消停,一直還和高麗倭國也眉來眼去。


  早年因不知北晉與高麗、倭國私下有勾結,南晉這並未管控通往高麗和倭國的海上商道。自打有了這事以後,南晉水師對東海管控就越發嚴苛了,這多番嚴控下,北晉估計也心裡有數,才會有和談互市的起因。


  而這一切都不是康平帝不打北晉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南晉的人並不想打北晉。


  前面也說了,開元帝是個非正統出身的野路子,行事章法說好聽點叫奇詭路線,說難聽點就是不折手段。


  當年他為了在北方稱帝,空城計苦肉計連環計被他使了個遍,寧願迂回、冒險行事,都要讓自己‘師出有名’。


  事實上他這麼做沒錯,至今康平帝都還沒甩掉‘不能容忍功臣殘害親叔叔’這個屎盆子。


  而且開元帝這個人,對大晉百姓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一個在邊關鎮守十幾年,保護了大晉邊疆了十幾年,從哪兒看他都是一個大功臣,尤其他還是皇族血脈,是被皇帝侄兒逼迫才不得已逃亡北方稱帝的。


  種種原因加起來,都讓南晉的人對北晉提不起任何戰意。


  曾經,薄春山這個野路子出身的,從熊瑞那裡懂得了什麼叫信念。


  所謂信念,可以是任何東西,一支龐大的軍隊沒有信念就凝聚不出軍魂,信念可以是保家衛國,可以是驅除韃虜,可以是身後就是妻兒老小父老鄉親,不戰就會失去一切。

Advertisement


  那些在邊關鎮守多年的將士們,何嘗不是信念足夠堅定,才能熬過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寒,熬過生來本無名,馬革裹屍還?


  可若是將利刃對準自己人?


  如何讓下面人凝聚信念,匯聚戰力,是讓上位者最最頭疼的事。


  這也是為何但凡逐鹿天下者,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為這裡面有民心民意,也是為何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講究皇權神授、正統合法,更是開元帝當年為何那麼迂回,寧願隻身犯險,也要讓自己‘師出有名’。


  而這一次,開元帝依舊沒有扔掉他這個舊打法,在兩國商談互市之前,南晉市井就有各種流言,說是兩國要和談並互市了。


  對於這個消息,百姓們無疑都是高興的、激動的、支持的。


  你想想就是一水之隔,卻隔斷了兩面百姓的交流,哪個沒有三親六眷?當年因雙方對持速度太快,有許多北晉的百姓滯留南晉,也有許多南晉的百姓滯留北晉。


  這麼多年的踞江對持,被隔斷的親緣何止千家萬戶?


  能和談互市好啊!能和談互市就能和闊別多年的親人團聚,本來就是一家人,何必要動刀動槍?


  再加上北晉擺出十分誠懇和善想和談的架勢,南晉能怎麼辦,即使不想談也被趕鴨子上架了。


  所以說招式不怕老,夠用就好。


  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南晉的士紳官員並不想和北晉宣戰的原因在,在他們這些人眼裡,北地窮、貧瘠、氣候差,還有北方那些兇殘的遊牧民族,打一個比自己窮的地方有什麼用?是能得銀子還是能得什麼好處?留著他們抵御那些北方的遊牧民族不好?


  這也是目前朝堂上普遍的態度。


  在他們眼裡,如果用部分並不是那麼肥沃的土地,去換取不用再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這個大敵,這個生意不是不能做。


  甚至再退一步來說,就是費盡心力打下了北晉,還是需要有人駐守邊關,每年還不知要付出多少軍費,不如南晉就躲在北晉後面,如今海上寇患已經解除,有北晉擋在南晉前面,南晉可以算是高枕無憂了。


  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高官勳貴,可能這也是康平帝調薄春山來應天的原因之一。


  下面人不想打,可他這個皇帝想打,可光想沒用,他也需要有大臣支持。


  ……


  “看來和談是定局了?”


  薄春山想了想,道:“至少暫時來看,是定局了。”


  “那就談吧,反正不關我們的事。”顧玉汝下了一個結論。


  薄春山也十分贊同妻子的想法,在弄清楚康平帝為何要調他回應天的大致原因後,他們暫時是可以安枕無憂了。


  至於會不會被良弓藏?


  就目前形勢來看,除非康平帝能壓下想打北晉的心思,隻要朝中還是不打佔了主流思想,康平帝就不會讓薄春山把位置讓出去。


  畢竟那可是一支強大的水師力量,若是讓出去,不是更沒有人支持他對北晉用兵?


  至此,薄春山覺得自己也算懂得了一些朝鬥的精髓。


  而堪透了這些,夫妻二人暫時算是安心了,對於即將來臨的使節團,甚至日後的發展,頗有一種作壁上觀的心態。


  至於齊永寧?


  此時二人已經忘了齊永寧。


  .


  使節團的入京迎來了應天所有人的關注。


  這次北晉頗有誠意,領隊的正使竟是一位北晉的高官,禮部侍郎曹鑑。而副使就相對黯然失色了,其本身不過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學識倒是夠,身份也不差,但不如曹鑑更引人矚目。


  須知,史上可是極少有朝廷高官作為使節出使。


  當然南晉這邊做得也不差,不光派了鴻胪寺出面接待,由於雙方是來商談互市之事,還專門抽了幾位朝臣組成了接待團。


  畢竟在商談互市這上面,鴻胪寺是插不上嘴的,六部之中哪一部都做不了主,不如一部抽上一人,由他們出面專門和北晉的使節團洽談這些事。


  這其中就有薄春山,因其本身算是地方官,在應天並無任何官職在身,康平帝給他開了個後門,給了他一個接待副使的位置。


  暫時基調就這麼定下了,由於使節團初來乍到,出於禮儀關系,自然不可能上來就直奔主題,而是該先讓使節團欣賞一下南晉的風光,南晉的富饒和以及強大,甚至是皇帝的仁厚和威儀。


  說白了就是先拉去四處逛逛看看,讓北晉的人看看跟南晉相比差在哪兒,相對的宮裡也會舉辦一些宮筵用來款待使節團,讓爾等見識一下國威。


  這期間繁瑣之事無數,反正薄春山什麼事都不管,除了前期露下臉,後續宮裡舉辦宮筵就跟著吃吃喝喝,幾天下來日子過得倒是也爽快。


  他也和齊永寧照面了,齊永寧就是那位不起眼的副使。


  同樣,薄春山也是接待使團裡最不務正業的那個,想法一概沒有,吃吃喝喝倒是還行。接待團裡其他幾位大臣見此,倒也懶得管他,反正他不隨便插嘴搗亂就行。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商談互市比想象中更為順利。


  所謂商談,就是個互相提要求、謀取利益的過程。


  本來南晉覺得自己提出的要求,恐怕北晉不會那麼容易同意,即使同意還有得是嘴仗要打,誰知北晉出乎意料的爽快。


  他們態度十分和善,想互市的態度十分誠懇,不是太刁難的條件,都同意的十分爽快,有些刁難的他們也會提出異議,能商議修改就商議修改,不能商議修改他們就回去磋商,很快就能給出結果或是答復。


  總之談到最後,雙方頗有幾分親熱的架勢,這大抵是史上以來最為和諧融洽的和談。


  ……


  過程其實也是在康平帝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的,所以他對整個過程再清楚不過,也不好多說什麼。


  說什麼?


  說他不滿,想挑刺,想幹仗?


  且不說他會不會做這麼蠢的事,若是真做了恐怕又要掉進開元帝的坑裡。


  康平帝一直知道自己這個叔叔難纏,當年若不是他佔了父皇是太子,自己又從小在先皇身邊長大,真明火執仗爭搶帝位,以他的道行是絕對搶不過他這個叔叔的。


  不服氣也不行,而挨打了就要服輸就要吸取教訓,他目前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自己比開元帝年輕,比他能耗得起。


  所以康平帝的心情不好,也就隻持續了三天不到,很多人根本沒發現,就恢復如常了。


  而北晉的使節團也離開了應天,不過因為後續還有很多相關事宜要從中協調,所以他們也不是全走了,而是留了幾個人。


  這其中就有齊永寧。


  至此,當初安陽侯府為何會留李雅清,似乎也不難猜想,如今由於局勢發生轉變,南晉和北晉不再是敵對態度,而是友好關系,李雅清也不再是不能見人了。


  這期間由於她是副使齊永寧的妻子,還受到了潘皇後的召見,這讓李雅清在應天官夫人圈裡的風頭一時竟蓋過了顧玉汝。


第168章


  每到入秋之際, 各家的花宴似乎格外多,似乎都想趕著冬季來臨之前,把該賞的花都賞了, 也免得等到了冬天就沒辦法再辦賞花宴。


  這已經是顧玉汝這個月參加的第三場賞花宴,而且每次賞的都是菊。


  等菊花都謝了,應該就沒花可賞了吧?不過到時候可能又會辦什麼賞雪宴, 踏雪宴,品茗宴, 賞梅宴,說白了幹什麼都是次要, 人才是主角。


  今兒主角自然不是顧玉汝,她也樂得清闲, 借口去淨房就沒再進那花廳了, 而是和廖夫人在外面找個人少的地處站著說話。


  “你說這安陽侯府到底怎麼想的?難道就真為了一個嫡次女, 就不顧家族多年基業?你說現在南晉和北晉的關系是不錯, 可形勢在這兒, 若是哪天關系又不好了, 他們這麼大張旗鼓, 就不怕日後被清算?”


  顧玉汝往熱鬧的花廳裡瞧一眼,笑道:“也許別人有自己的想法呢。”


  “什麼想法?”廖夫人往近湊了湊,低聲道, “怎麼, 他們還想哪天也投靠北晉不成?”


  “那倒也不至於。”


  “那是為何?”


  顧玉汝猜這可能也不全然是安陽侯府一家的意思,朝中有人不想和北晉打, 而且這些人還不在少數, 表面上他們不能做得太明顯, 所以就借著安陽侯府來表明態度。像之前出身安國公的潘皇後, 不也挑頭召見了李雅清,這就是個信號,才會有安陽侯府後續大張旗鼓帶著李雅清出入各家。


  至此,顧玉汝似乎又明白了,為何潘皇後會一直無寵也無子,唯一的兒子還是抱養別的嫔妃生下的孩子,為何僖皇貴妃會那麼得寵,還生下那麼多孩子,兒子又被立了太子。


  前朝和後宮從來相輔相成,都是有原因的。


  還有康平帝為何會那麼多掣肘?結發妻子都不是跟自己一個陣營,應天這些勳貴世家高官皇親們,有些經營的何止一代兩代,動輒百年往上,有些家族傳承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個朝代,他們各有各的利益,同時這些利益又因各種關系相互交織,組成了一張巨網。


  開元帝為何棄南晉,寧願自己建朝?


  就是心知肚明,哪怕梟雄如他,若想拆掉這張巨網,獨攬朝權,所費的力氣可能比得到的更多,所以與打倒再重建相比,不如直接另闢蹊徑,反而可能會走得更順遂些。


  唯一的意外就是南晉出了個薄春山,不然現在會是北晉作壁上觀,說不定還想在南晉身上打打主意,而不是被逼得放下身段來找南晉和談。

熱門推薦

兩個竹馬繞青梅

"訂婚宴的當天,我青梅竹馬的未婚夫突然消失。 一年後,他抱著一個孩子,滿臉滄桑地回來, 「對不起,當時她病得太重了,這是她最後的願望,我必須滿足她。」 他說的是他白月光,一個貧窮漂亮的小白花。"

紅顏力拔山河

我因貌美,被養父收養。又因力氣大,被送給了九王爺。 但倒霉的是,九王爺第二天就因謀逆罪關進了天牢。 我問九王爺要不要逃獄。 九王爺鬱鬱,「鐵牢重重,插翅難飛。」 當天夜裡,天牢被人夷為平地,九王爺無翼而飛,消失在京城。

同歸

我重生在成親當天。一如上一世,還未 拜堂,江時鏡的外室便大鬧江家。

雲雪逐光

我被嫡妹搶了親事。還落下個被皇後當 場訓誡的下場。死對頭聞訊不遠千裡跑 來看我笑話。

哥哥為愛立志當人妖

"太子爺在圈裡是出了名的愛人妖。 他放出豪言。 「如果對方願意為他變性,就可以共享他名下的數億資產。」 哥哥聽後心動不已。 當即塗上烈焰紅唇,準備大顯身手。 我好心規勸哥哥,他們玩得十分花,別斷送自己好前程。 於是哥哥聽話放棄。"

他的深情藏不住

"我和大佬陸璟言隱婚一年。 秉承著互不幹涉的原則。"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16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