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中,曾發生過這樣離奇的一幕:
200 多名「十惡不赦」的犯人,衝在了救援的第一線。
他們救下了 112 條生命,然後自己回到了看守所中。
最後,竟沒有一個人趁機逃跑。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的救援故事。
1 一支特殊的救援隊
1976 年 7 月 28 日,唐山大地震爆發。
負責抗震救災的解放軍隊伍,來到現場後,卻碰到個怪事。
救援已經展開,現場有條不紊。
一支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隊伍,竟然捷足先登了。
而且這個隊伍規模龐大,多達 200 人。
足足一個加強連的兵力!
眼前這一幕,直接把兵哥哥們整懵了:
哪來的隊伍,竟然比我們動作還快?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從其他地方來的兄弟部隊。
再一問,直接驚出了一身冷汗。
Advertisement
好家伙,這些人,竟然全是唐山看守所囚犯!
大家還以為遭遇了兵變,瞬間如臨大敵。
於是,他們小心翼翼,找到了看守所的工作人員,準備問個清楚。
但沒想到,得到的結果,直接讓人驚掉下巴:
原來這些囚犯,都是自願加入救援的。
而放他們出來,竟然是看守所幹部田國瑞親自下的令!
他之所以這麼「膽大妄為」,完全是「被逼的」。
2 倒塌的高牆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 3 點 42 分 53 秒。
30 歲的唐山看守所幹部田國瑞,在家中被地震驚醒。
還不等他反應過來,房子就塌了,他也被壓在廢墟當中。
他努力從廢墟中爬了出來,正忙著安頓家人。
突然,田國瑞聽到看守所方向,傳來了一陣槍響。
他這才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看守所,不會出事了吧?
如果看守所那邊,和他家受災一樣嚴重的話,犯人豈不是都跑出來了?
就憑值班那幾個看守,根本不可能管住所有囚犯啊!
想到這裡,他立刻安排好家裡的事兒,然後趕緊來到了唐山看守所。
果然,此時的唐山看守所,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剛才那陣槍聲,就是同事們在鳴槍示警,以此來震懾犯人。
在荷槍實彈的警衛們前面,囚犯們不敢造次,隻能乖乖聚成一堆。
田國瑞也很快加入隊伍,幫忙約束犯人。
但很快他就發現,情況比他想象中要嚴重得多。
看守所中的不少人,都被埋在了廢墟下面。
救人,刻不容緩。
然而,此刻擺在警衛們面前的,是兩條互相矛盾的道路。
如果他們去救人,看管犯人的人手就不夠用。
窮兇極惡的犯人們,隨時可能跑路。
到時候,可就是「看守所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可是,如果他們不去救人,無疑會耽誤救援的良機。
也許,很多原本能活下來的人,會因此失去生還的機會。
兩難選擇,但必須要選一個。
就在田國瑞糾結不已的時候,有一個囚犯舉手站了起來。
田國瑞一下子就警惕起來。
可沒想到,囚犯接下來的話,讓他始料未及:
「報告,我們也想去救人!」
「請相信我們,讓我們去救人吧!」
一個足以改變他一生的抉擇,就這樣擺在了他面前。
而接下來,他做了個此生最大膽的決定。
3 一個大膽的決定
一個犯人提出這個請求之後,越來越多的犯人也站了出來。
這樣的場面,誰也沒見過。
本來田國瑞面對的,是一道隻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
看管犯人,或者前去救人。
可誰也沒想到,犯人們親手給了他第三個選項:
主動放手,讓犯人去救人。
田國瑞和同事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拿這個主意。
不過,看著眼前的廢墟,聽著耳邊的慘叫,田國瑞漸漸產生了動搖。
在天災當前的情況下,他選擇相信人性的善良。
「好,你們都來參與救人吧,有什麼責任我來擔著!」
於是,在田國瑞的安排下,犯人們被分成了 3 組,開始震後救援的工作。
為了以防萬一,田國瑞事先跟他們交代好政策:
「現在你們參與救人,算是重大立功表現,將來或許可以減刑。」
「但是,如果你們試圖逃跑,那就是試圖越獄,肯定是罪加一等!」
「要怎麼選擇,你們自己心裡掂量掂量!」
隨後,田國瑞便解開了囚犯們的手銬。
他們立刻和看守所的幹部與士兵一起,開始搶救廢墟下的傷者。
當然,看守們也並沒有徹底放下戒心。
每一個看守,都在搶救傷員的同時,對囚犯們留了個心眼。
隻要有囚犯做出打算逃跑的可疑行為,他們立刻就會做出反應。
不過,讓看守們有些意外的是:
這些囚犯,比大家想象中更加積極。
為了救人,他們有些人連手指都磨壞了。
雙手沾滿鮮血,手上的動作卻一刻不停。
陸陸續續,有許多傷者被他們從廢墟裡扒了出來。
看守所副所長老張,就是被他們從廢墟裡挖出來的。
被救出的時候,老張的膀胱已經被砸壞了。
如果不能及時排出體內的血尿,他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然而,關鍵時刻,大家卻找不到導尿管。
生死存亡之際,是一個當過醫生的囚犯,用嘴給他吸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囚犯的付出,老張才和死神擦肩而過。
這一刻,他們已經不是看守和犯人的關系。
而是一個單純想要救人的好人,和一個瀕死的傷者。
就這樣,在所有人的配合下,看守所廢墟裡的傷者,陸續被挖了出來。
然而,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擺在了他們眼前。
4 救援車輛
在救出了大量傷者之後,他們立刻進行了簡單的包扎處理。
不過,那些重傷的人,他們便束手無策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把他們送到醫院。
而距離看守所最近的,就是唐山市第二醫院。
說是最近,但也沒有近到能直接走過去的地步。
然而問題來了:
看守所裡的司機,剛才被他們挖出來了。
他為了掩護自己的老婆孩子,被掉落的房頂砸中,已經當場死去。
剩下的幹部們,偏偏都不會開車。
再拖下去,恐怕傷員們可就撐不住了。
難道真的要靠人力,把傷員們搬到醫院?
就在田國瑞感覺一籌莫展的時候,又有一個囚犯站了出來:
「我會開車,讓我送他們去醫院吧。」
這個提出建議的囚犯姓龔,後面我們就叫他小龔。
小龔告訴田國瑞,在犯事之前,他是當過兵的,在部隊裡學會了開車。
由他去送傷員,技術上沒什麼問題。
但他現在的身份,畢竟是個囚犯。
讓一個囚犯來開車,風險實在太大了。
畢竟,車都開上了,還有誰能阻止這個囚犯跑路?
但看著痛苦不堪的傷員,田國瑞明白,自己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猶豫。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小龔開車,他坐在副駕駛上監督。
出了什麼事兒,都由他田國瑞擔著!
就這樣,一個特殊的救援組合,便上路了。
田國瑞和小龔,坐在駕駛室。
而車廂裡面,是 6 個重傷員,還有 3 個負責護理的犯人。
田國瑞時刻記得自己的使命,手一直放在腰間的五四手槍上。
他已經做好了,應對一切意外事件的準備。
不出意外的是,意外果然發生了。
在開到唐山第二醫院的時候,他們驚訝地發現:
第二醫院,也成了一片廢墟。
這裡已經亂成了一團,根本沒人顧得上他們。
怎麼辦?傷員們還等著救治,總不能調頭回去吧?
就在這時,小龔主動給田國瑞出了個主意:
「要不然,咱們調頭去遵化吧。」
「那裡離咱們不遠,應該還來得及救人!」
遵化是唐山市管轄的縣級市,距離這裡有一定的距離。
據說,那裡受到地震的影響較小,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可以接納他們這些傷員。
看著亂成一團的醫院,田國瑞明白,自己其實沒有別的選擇。
好,就去遵化!
他們開著卡車,一路顛簸地把傷員送往了遵化的醫院。
還好,這一路上並沒出什麼其他的意外。
田國瑞一直擔心的事情,也並沒有發生。
來到遵化之後,他們便把看守所的傷員,送到了最近的醫院。
而小龔和田國瑞,則準備返回唐山。
不過,在返回的路上,又有新的情況發生了。
5 往返救援
小龔和田國瑞,駕車行駛到唐山西北井附近時,被一群人圍了起來。
「幫幫我們吧!我們這裡有好多傷員運不出去!」
眾人一邊哭,一邊懇求兩人幫忙,把傷員送往遵化的醫院。
這幾個傷員的情況,他們也看到了。
說實在的,不比看守所那些人好多少。
如果不能及時救治,隨時有可能出危險。
小龔和田國瑞面面相覷:
「這種情況,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兩人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反正回唐山看守所,也是為了繼續救人的。
而眼下這些災民,同樣需要他們拯救。
沒什麼可猶豫的,他們的回答就是一個字:
「救!」
於是,兩人直接把這輛卡車,運營成了運送傷員的專車。
他們一趟趟地往返,不斷把受傷的人送往遵化的醫院。
然而,在救援的路上,他們又遭遇了一場糟糕的意外。
小龔駕駛的卡車,在返程的時候,陷入了泥地裡。
不管小龔怎麼踩油門,車子就是出不來。
於是田國瑞對小龔說:
「前面不遠的地方就有個村莊,我在這裡看著車子,你快去叫人幫忙吧!」
小龔點了點頭,立刻往村莊的方向跑去。
可是,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道路盡頭,田國瑞才想起一個早已被他遺忘的事實:
他是看守,而小龔是囚犯!
如果小龔就這樣一去不回,自己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啊!
但說不上為什麼,他卻在心裡堅信:
小龔,一定會回來的!
果然,過了許久,他看到小龔帶著一群村民,滿頭大汗地趕了回來。
事實上,小龔從來就沒想過,自己能趁這個機會逃走。
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共同奮戰,此時兩人之間,仿佛隻剩下一層關系——
為了救人,而不斷奔波的戰友!
就這樣,他們開著卡車,在遵化與唐山之間,奔波了 4 天 4 夜。
這輛來自看守所的卡車,搶救了幾百名傷員。
與此同時,唐山看守所的其他犯人,也在竭盡所能地搶救傷員。
面對天災,面對無數災民,他們仿佛忘記了自己的囚犯身份。
而「囚犯救人」的佳話,還不止出現在這一個地方。
6 天災的考驗
在唐山的勞改農場裡,有一個叫王志國的勞改犯。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他睡得並不深,幾乎一下子就被晃醒了。
王志國睜眼一看,發現身邊到處都在晃動。
哪怕是混凝土柱子,也搖搖晃晃得仿佛隨時會倒塌。
王志國一下子反應過來,直接蹿了出去。
當他跑出樓道的時候,房子的門窗都已經變形了。
王志國抱著院子裡的大樹,這才勉強站住。
而勞改農場的 3 層小樓,就這樣在他眼前轟然倒塌。
在塵土中站起身來的時候,王志國隻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噩夢之中。
慘叫、呼喊,目力所及的地方,全部都是廢墟。
毫不誇張地說,此時的王志國,腦子裡已經開始過走馬燈了。
他想起自己入獄的原因,是遭人誣陷。
他本想著,離開監獄之後,再想辦法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沒想到,竟然遇到了這樣的天災。
就在王志國不知所措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了一個人呼救的聲音。
此時,王志國終於明白自己該幹什麼了——
救人,自己還可以救人啊!
他立馬朝著聲音來源衝了過去,然後便看到了一個永生難忘的畫面。
一隻手,被壓在廢墟下面,正徒勞地想要抓住什麼。
王志國見狀,立刻上前握住了那隻手。
「兄弟,你等一等,我馬上就把你救出來!」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挖掘著周圍的碎石瓦礫。
這個時候,周圍除了他以外,一個人都沒有。
他隻能絕望地趴在地上,用雙手一點點地挖掘。
挖了整整一個小時,手都挖出血來了,他還是沒能把這隻手的主人給救出來。
一場猛烈的餘震過去後,那隻手便永遠地垂了下去。
這是王志國第一次,眼睜睜看著一個人,死在了自己眼前。
這種衝擊力,根本就不是語言能形容出來的。
而此時,勞改農場裡的其他幸存者,也漸漸聚集起來。
他們四處搜尋著受傷的人,能多救一個,就多救一個。
王志國也跟著他們一起,到處尋找生還者的下落。
就在此時,一個致命的誘惑,出現在王志國面前——
他從廢墟裡,挖出了一把手槍,和一沓厚厚的鈔票。
一個勞改犯人,撿到一把手槍。
那手槍就不是槍,而是一把通往自由的鑰匙。
有了這支槍,他王志國想要離開農場,還有誰能攔得住?
然而,思來想去,王志國終於還是戰勝了誘惑。
他交出了手槍和錢,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現一樣,扭頭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此刻他的心裡,就隻有兩個字:
救人!
但讓王志國沒想到是,自己不光是在救人。
同時,也在被別人拯救。
7 災難後的一家三口
很快,負責支援的解放軍,加入了救人的隊伍中。
而此時,王志國所在的農場,差不多已經清理完畢。
搶救傷員的任務,差不多已經結束了。
而活下來人們,面臨的情況依舊嚴峻。
家園已經被毀滅,可他們總不能露宿街頭吧?
於是,救援隊開始幫助附近的居民,搭建臨時住宿用的帳篷。
王志國所在的隊伍,也加入了這項工作當中。
在搭帳篷的時候,他認識了一個帶著孩子的老太太。
老太太年紀很大了,因為裹了小腳,本身就活動不方便。
更何況,她還在地震中受了傷。
她的家人在這場地震中全部遇難,隻剩下了一個胖乎乎的小孫子。
一老一小,就這樣在災後的唐山,艱難求生。
看到老太太如此可憐,王志國也忍不住動了同情心。
他在老太太家裡努力幹活,一天時間,就把他們的臨時住所整理幹淨。
在工作之餘,他還會陪老太太聊天,哄小孩子玩。
慢慢的,三人之間便因為這種患難時的交情,而產生了親情。
孩子甚至管他叫大大,在當地方言裡,等於是「爸爸」。
連老太太也說:「幹脆,我認你當幹兒子吧。」
聽到這句話,王志國差點就感動哭了。
自從他含冤入獄之後,家人朋友都已經離他而去。
這是他第一次,重新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然而,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勞改犯人。
老太太還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如果知道了一切,她還願意成為他的親人嗎?
王志國心裡沒底。
但是這件事,終究是不能瞞著他們的。
於是,王志國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兩位「家人」。
但沒想到的是,老太太卻並不在意:
「勞改犯就勞改犯,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衝你這段時間的表現,我也相信你是個好人!」
老太太無條件的相信,直接讓王志國流下了眼淚。
就這樣,王志國正式成為老太太的幹兒子。
他的善舉,讓自己又擁有了一個家。
8 尾聲
1976 年 8 月 1 日,這是小龔最後一次開車送人。
他將開著那輛救人無數的卡車,從唐山駛向玉田。
這一次,車上載著的,不是傷員。
而是包括小龔在內的, 所有在押犯。
他們準備離開唐山,前往玉田的臨時收容所。
犯人自己開著車,把自己送進看守所。
這樣的奇觀,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經過清點後發現, 原唐山看守所幸存下來的 200 多名在押犯人, 無一逃逸。
在他們的努力下, 一共救活了 112 人。
犯人中,表現最為突出的 40 多人, 得到了從輕從寬處理的機會。
司機小龔, 也因為連續 4 天駕車救人的突出表現而立功,得到了減刑機會。
至於王志國, 改變就更大了。
在勞改隊裡工作之餘,老太太經常給他送來各種好吃的。
王志國也終於體會到, 被親人惦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甚至,在老太太的撮合下,他在 1978 年底成了家。
1980 年, 王志國被平反, 後就讀於天津科技進修學院, 獲工程師證書。
他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光明人生。
而唐山看守所的田國瑞, 後來也離開看守所,開了一家職業學校。
有一萬多名學生, 從他手中畢業,走入社會。
但沒想到,得到的結果,直接讓人驚掉下巴:
「參而」將在 2024 年 9 月 30 日, 國慶檔上映。
這部電影, 講述了在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人性抉擇。
看守所的牆倒了, 是抓住機會逃跑,還是抓緊時間救人?
在身為故事原型的唐山看守所中, 所謂「人性抉擇」, 仿佛簡單了許多。
幾乎所有犯人,在面對抉擇的時候,都選擇了救人。
或許有人會說:
他們救人, 就是為了減刑, 沒什麼好歌頌的。
但要知道, 在這場災難中救人,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的。
餘震隨時有可能發生,在廢墟裡的每一秒, 都像是行走在一顆定時炸彈上。
為了救人, 把命搭進去, 這份決心和勇氣,絕對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能在災難中向他人伸出援手, 不管是什麼身份, 本質都是善良的人。
在此之前,他們或許走錯路,或許被人看不起。
但是,當衝進廢墟裡時,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尊敬。
那一刻,他們不是身負罪惡的囚犯。
而是帶來希望的英雄。
熱門推薦
"我的每任前男友都跟室友在一起了,她說這是循環利用。 後來我找了她二叔,我倒要看看她怎麼用。 家宴上,她向她二叔介紹我:「她就是我那個被男人搞大了肚子,孩子爹至今不知道是誰的室友。」 說完,她得意揚揚地纏著她二叔,「二叔,你說說你的身份。」 西裝革履的男人低頭淺笑,「你好,我是孩子爹。」 室友直接傻了。"
隻有男主對我的厭惡值集滿,我才能回家。 於是我便開啟了作生作死模式。 男主喜歡?搶。 男主討厭?塞給他。 總之,一切以讓男主厭惡我為目的。 可是後來,他對我越來越放縱,甚至在旁人吐槽我時,淡淡開口: 「反正她隻對我作,你急什麼?」
"和謝雍隱婚的第六年,我們決定隱離。為了不讓他的小女友 背上小三上位的罵名。他說:「我不希望任何人知道我們結 過婚。」我點點頭,什麼都沒說,隻在財產分割上多加了... "
我是個變態。表白竹馬失敗後,我將他關了起來。每天最喜 歡的事情就是逼著結巴的他說愛我。我以為他恨極了我,直 到我聽見了他的心聲。
他當著我的面,親了那個可愛到爆炸的 姑娘。我叫季明珠,從小到大我都以為 我拿的是女主劇本。
嫡姐病死後,我成了她兒女的後娘。無 論我做得多好,丈夫冷心冷清,始終惦 記著已逝的嫡姐,看我的眼神像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