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我扶了起來:「哪來的這麼多禮,你我之間不用這樣。」
我心想,我要不這樣,你第一時間就會想砍我的頭,誅了我九族。
我得裝。
我抬頭看他,帶著女人的嬌羞。
他哪見過我這樣,眼裡立刻閃過情動,要拉我到床上去。
我這個膈應,但也隻能偷偷做心理建設。
心想,躲不過去了,就當被狗咬了。
沒承想,他還沒把我外衫剝下來。
Advertisement
外面小太監大呼小叫,說是皇後娘娘發動了,請皇上趕緊去看看。
顧淮把我一推,不管不顧地就跑了出去。
這要是在過去,我得氣S。
但現在。
「阿彌陀佛,感恩李薇,真心地。」
我衝著皇後宮的方向,虔誠禮拜。
第二日,消息傳來,李薇成功生下長公主,皇上大賞後宮。
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兒,還是他最愛的人生下來的。
他高興得不能自已,順帶就忘了我這個還等待侍寢的「前妻」。
等他意識到還有一個我在等他臨幸。
他的第二個孩兒又來了,聶寰兒生了皇長子。
顧淮樂壞了,太後樂壞了,太皇太後更樂壞了,大赦天下,宮內人人有賞。
我的小丫鬟也領到了五兩銀,高興得衝著顧淮宮殿磕了好一會兒頭。
這波喜氣還沒過去,顧淮就想起了我。
他興致勃勃地對我說:「允兒,我們也馬上就會有孩子的,你給朕生一個像你一樣漂亮的女兒。」
我心裡罵:「去你的吧,狗男人,我才不會給你生孩子。」
但表面上,我滿臉嬌羞:「臣妾遵旨。」
他滿臉興奮,但馬上就換成了不快。
他怒道:「真是晦氣。」
然後,甩袖子走人。
嘎嘎,我來了葵水。
看看,老天爺真心站在我這邊,本來應遲幾天再來的。
入宮一年多,一品大員的女兒沒侍上寢,卻讓人找不到任何錯處。
從太皇太後到小宮女,都在感嘆,天意如此。
8
接下來,新的侍寢計劃還未籌謀好。
北疆受到外敵攻擊的消息傳來。
這一下,狗皇帝沒心思再想怎麼睡「前妻」了。
他招來了大臣晝夜商量應對之法。
這道題,我知道,很難。
重生後,我毫無怨言地讓出後位。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因為這道題的答案。
我不想再讓我的父兄去解了。
這伙敵人,上一次入侵邊境還是在十多年前,當時被我父親打敗,籤下十年停戰條約。
也正是十年休養生息的軍功,驅使先皇把我封為太子妃,彰顯天恩。
但這次,他們又來了。
我知道,更難打了。
他們已更新升級,從小強轉變成了餓狼,還外掛了狐的狡猾。
上一世,雖然最後還是我們勝了,但代價是十萬大軍陣亡,還有我父親,我兩個哥哥全部戰S,弟弟殘疾。
正逢我,因為妒忌,鬥遍全宮,尤其讓貴妃李薇吃了不少憋。
顧淮一心要廢了我,把我打入冷宮。
旨都擬好了。
卻傳來前方的消息,我一家為他S的S,殘的殘。
隻剩我一個沒有孩子的皇後,孤零零地全須全尾,這讓算計我最狠的太皇太後都不忍心了。
她說莫辜負了天下戰士的心。
我的後位保住了。
我的心S了。
我求了太後,一直對我心存悲憫的太後。
允許我去皇寺帶發修行,為父兄,為天下祈福。
太後應了。
顧淮允了。
這一世,我倒要看看,顧淮派誰去打這場惡仗。
天下的事,不是天下的。
具象起來,就是皇上和大臣的事。
顧淮忙得不見人影,多日不來後宮。
太皇太後和太後也跟著焦心。
皇後和貴妃也憂心。
我,其實也緊張著。
雖然我知道不會輸,但我不想再失去家人了。
我每天都在祈禱,別是父兄,別是父兄。
多日以後消息傳來。
皇上與各大臣商議的結果,是派皇後李薇的父親作為主帥去打這場仗,其三個哥哥隨軍輔助。
但,對這個安排,太皇太後與太後都不滿。
太皇太後認為,李將軍雖然也曾戰功累累,但畢竟不了解北疆,他可以作為主帥,副將則應該選淑妃的兩個兄長之一,了解敵人,才能百戰不殆;太後則更直接一點,她認為還是要派出原班人馬即我的父兄去打這場仗。
她說,對外開戰,不能夾帶一點私心。
皇後已經得寵,沒必要再靠父兄戰場立功來添彩了,母家太過顯耀有外戚過於強大之嫌,對社稷安穩來說,不是好事。
我看出來了。
他們七嘴八舌的前提,都認為這場仗會輕而易舉地取勝。
十年前能把敵人打得鬼哭狼嚎,十年後依然如此。
所以,派出誰去打仗,就是讓誰去揀功。
回來後是要封侯拜相的。
顧淮明著偏袒皇後,要把功勞都給國丈國舅。
而太後和太皇太後表面大公無私,舉薦有戰鬥經驗的我家,實則是在為自己人爭取機會。天真了。
草率了。
作為旁聽人員,我心突突地跳。
顧淮你那麼愛李薇,可要堅持住啊。
讓李薇的父兄去吧,這是S父兄的仗。
上一世我是皇後,S的是我父兄。
這一世,她是皇後。
該輪到她家S了。太後和太皇太後的態度很堅決。
面對皇祖母和母親的咄咄逼人,顧淮有點吃不住勁了。
他想要立孝順人設,就不能完全駁了兩個老人家的面子,於是他把炮火轉移到我這裡。
他說:「淑妃,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
雖早有準備,但這讓後宮尤其是妃子直接幹政,我的天爺,這題我真不會。
但我會磕頭。
我跪下咣咣地磕頭。
他們都習慣了,等我磕完,個個面色已好多了。
我說:「臣妾鬥膽,太皇太後,太後,皇上,恕罪。妾自十歲被先帝封為太子妃,就被母親關在後院,日日和嬤嬤學習,雖出生在武將之家,對於戰場、戰爭隻是再未有聽聞。對於戰場形勢妾不懂,不敢妄議。但妾知道太皇太後,太後,皇上英明,自皇上登基以來,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天下都在贊嘆,妾知曉這都是皇上,太皇太後,太後,皇後的功勞。」
我說完,就開始瑟瑟發抖。
狗屁發言。
但有用,皇上臉色稍變,估計想起來曾對我的辜負,揮揮手讓我走了。
9
最後,誰都不想撕破臉,隻能都做了妥協。
顧淮搶到的最多,太後和太皇太後也各自撈到一點。
主帥仍是李薇父親,副將,除了李薇的三個兄長,太皇太後家的一個外孫,太後家的一個侄男也同時去了。
我聽了,感覺挺好。
就是,人怪多的。
也不知道會不會給閻王爺增加工作量。
我撫了撫胸口,感覺氣很順溜。
甚好,甚好。
父親知道了應戰安排,有些擔憂。
他不敢直面皇上,怕惹其嫌疑,給我送了帖子。
我歡天喜地地見了。
父親說:「允兒,你可知,北邊那群敵人,既有狼的兇殘,又有狐狸的狡猾,他們生存資源太少,所以才會像打不S的小強,屢屢來冒犯,上一次,聖上及世人都以為我們打得很容易,實際不然,當時我們勝在經驗豐富,他們備戰不足。這次他們一定做了很充分的準備,而我們派出去的人又如此輕敵!這場仗危險。我知道允兒對皇上不滿,但事關天下安危,允兒,你……」
他憂慮地看著我。
我看著老父親,驕傲了。
這就是我爹啊,把天下大義放在私人恩怨前面。
「爹爹不用擔心。」
「這次皇上派出的人,也許戰北的經驗不足,但畢竟也是刀光劍影中走過來的,雖然貪功,但衛國的心是有的,與北敵交手幾次,他們就會醒悟過來,調整戰略,打得也許會艱苦,但一段時間內不會輸,僵持久了,皇上就會調整,後續派出的對象必然是爹爹與兄長,所以,爹爹要做的不是憂心,而是做好準備。」
爹爹眼前一亮,一種果然我是他女兒的感覺。
腳步輕快地走了。
仗打得很艱難。
第一仗,就把想顯擺的太皇太後家男孫給折進去了,斷了腿,匆匆被送回。
太後家的侄男堅挺到第二仗,被掉在他面前的頭顱嚇到了,趕緊跑到軍營躲了起來。
他們想要軍功,卻不知道軍功是最難得的。
那是真刀真槍,用命換的!
隻有武將家的人,才能體會。
李家父子也是好樣的。
他們一直在堅守。
不久,進入了持久戰。
其間,雙方各有輸贏。
後方皇宮添了 3 個公主,小產了 2 胎。
也許是太過憂心戰場,除了皇後李薇再次懷孕,再沒有妃嫔有孕的消息。
我感嘆,這場仗,最大的功德,就是後宮少S了一些小皇子。
還有,我不用侍寢。
10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後宮再傳喜訊,貴妃聶寰兒又有孕了!
我想,太皇太後這是想明白了,前朝到底不如後宮好鬥。
與其爭軍功,不如爭肚皮。
太後賞賜了皇後和貴妃。
皇後二次生產當天,北境消息傳來。
我們打了一場勝仗,對方損失五萬人馬,對一個小國家來說,很多了。
還來不及高興和慶祝,第二道消息傳來,李薇父親和兩個哥哥沒救治過來,S了,第三個哥哥雖然救了過來,腿斷了。
前方無帥,也危在旦夕。
顧淮急了。
他匆匆來到我宮中,給了我一道聖旨,讓我父兄連夜趕去北境。
我匆匆赴命。
父兄早已做好準備,接到聖旨立刻出發。
出發前,我找父兄談了下。
我把敵人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告知了他們的弱點,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父兄很驚訝,我如何知道得這麼詳細?
我當然不能說我是重生的,是上一世唯獨活下來的弟弟告訴我的。
我隻能說,現今的皇上喜歡後宮幹政,對於前線的消息並不隱瞞,對所有的消息,我都進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
對此,早有耳聞的父親點了點頭,對我說:「允兒,有心了。」
一家人含淚告別。
這一次出發,我有信心。
我的父兄會活著回來。
我也會活下去。
11
完成使命之後,我立刻回了宮。
聽到了一個驚天的消息。
盡管顧淮下了S命令,要求瞞著皇後。
李薇還是在生產關鍵的時候得知了父兄全滅的消息,當場悲痛咽氣,咽氣前一秒,用了最後一點力氣,推出了肚子裡的孩子,是個小皇子,出來時一身青紫,早已窒息而亡。
顧淮得知消息,吐血暈倒。
我回來的時候,他剛剛醒轉。
我趕緊去看望。
他眼神絕望,見我來了,才有了點生氣。
他拉著我的手說:「允兒,皇後走了,皇兒也走了,朕什麼都沒有了!」
我強忍著惡心,沒有把手抽出來。
我心想:皇後是你妻子,皇子是你孩兒,關我啥事?還想讓我跟著你難受?
夫妻一體,榮辱與共。
我又不是你的妻,我可不與你共情。
但我不能說,盡管我很想落井下石,很想幸災樂禍。
我還得裝。
我柔聲安撫:「皇上節哀,一切都會好的,李薇姐姐定是去了天上,她肯定希望您能好好的,皇兒看您如此悲傷,肯定不忍,會再投胎而來做您兒子。」
「而且,您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您有很多,皇後走了,但在這宮裡,您還有長公主,還有貴妃,還有好多孩兒。在宮外,您還有這天下。」
他看著我。
不錯眼珠地看著我。
就像出生的雛鳥看著母親。
哪裡還有退我婚時的趾高氣揚?
哪裡還有辱我真心時的薄情寡義?
顧淮悲戚地,以可憐的表情對我說:「那朕,還有你嗎?你的心裡還有朕嗎?」
真想給他一個大耳光。
心上人剛S,他就想從另外一個女人那討愛。
可一轉念,這也是人之常情。
他的皇祖母、母後愛他但也都算計他,妄圖掌控他。
熱門推薦
與前夫離婚時,我淨身出戶也要帶走兒子。可後來就因為我阻止我兒
我夫君的外室死在了後院,我收養了她年幼的兒子。十三年 後,那庶子親手屠相府滿門,手刃親爹。染血的劍鋒抵在我 頸間,昔日的養育之恩,卻讓他無論如何也刺不下去。
"我和戴雪橋是豪門圈子裡的異類夫妻。 不養情人不泡吧,不搞替身不虐渣。 狐朋狗友笑我這婚結得沒意思,傳謠我有一個白月光,說要試試戴雪橋的底線。 他們都忘了,曾幾何時,戴雪橋玩兒得比誰都瘋。 而我從沒有過離婚的想法。 是不想嗎? 是不敢。"
"上一世,我好心收留離家出走的精神小姑子回家,勸她打了孩子,重新回去上學。 她覺得我不懂真正的愛情,帶著她的黃毛男友在我家樓下電搖直播。 小姑子輟學在家待產,被奇葩孕媽群洗腦,大夏天也要開暖氣,怕自己宮寒把男寶凍壞了。 我好心勸她科學養育,還給她找了個阿姨照顧,她覺得我嫉妒她的好大兒,見我就罵。 就連破水進醫院了也不忘開同城直播感謝家人們的打賞,順便推銷一大波三無產品。"
"兒子 3 歲時,許鶴清出軌了一個女大學生,被發現後跪著求我不要離婚。 我為了兒子原諒了他。 5 年後,我在商場為兒子買生日禮物時,看見了許鶴清和兒子,還有那個女人。 許鶴清溫柔地牽著她的手,兒子親昵地喊她:「小意老師。」 看起來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下一秒,我和許鶴清四目相對。"
"燕侯大婚那日,所有人都覺得我會胡鬧,將我鎖在閣樓。 出來後,我不哭不鬧,還刻了一對喜娃娃做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