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2024-11-05 13:59:334328

  姜稚衣搖了搖頭:“此地已是關內,玄策軍身份敏感,若非萬不得已還是不要進城……”


  驚蟄絞了湿帕去給她擦臉,一面道:“沒有什麼比您的身體更重要,若是沈少將軍在,也定會選擇進城的。”


  姜稚衣熱得頭昏腦漲,汗卻發不出,胸悶氣短之下喘息一聲比一聲微弱,還想再說話,一口氣提起,眼前忽而泛起點點星子,軟綿綿往一旁栽去。


  “郡主——!”驚蟄大驚著扶住了人,急聲朝車外喊,“馮軍醫——!”


  一個時辰後,姜稚衣在徐徐涼風裡緩緩睜開眼來,一眼瞧見頭頂陌生的承塵,慢慢轉過頭,看見驚蟄坐在床榻邊,正眯著眼昏昏然給她搖著扇。


  “水……”姜稚衣口幹舌燥地從嗓子裡擠出一個字來。


  驚蟄在昏睡間驀然驚醒:“郡主醒了!”說著連忙斟了碗涼茶,將她扶坐起來喂她喝,“郡主可有感覺好些,透得上氣了嗎?”


  姜稚衣飲下一整碗茶,舒暢了些,輕點了點頭。


  “幸好李軍醫的學徒跟在隊伍裡,馮軍醫說您這是中了暑熱,倒得虧您身子骨禁不住暈過去了,若當真強撐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方才馮軍醫給您刮過痧,看您發了一身汗,應當是排出熱毒了。”


  姜稚衣這才感覺後頸火辣辣的,輕嘶著氣抬手摸了摸,一面問:“這是在哪兒?”


  “杏陽城刺史府,奴婢記著您的顧慮,本想先帶著馮軍醫進城,讓其餘人暫留城外,不過三七說少將軍有令,您在哪裡他們就在哪裡,剛好那杏州刺史帶人來城門口接您的駕,聽見這話便讓大家都進城來了。那朱刺史瞧著是個殷勤的,倒不像有什麼忌諱,就是他身邊跟著的副手,那位魏長史,當時似乎面有疑慮,不過也沒置喙什麼。”


  姜稚衣點點頭,揉了揉額角:“你扶我下榻,我親自去與那刺史打個照面。”


  驚蟄知道姜稚衣如今將元策放在頂頂的心尖兒上,一分一毫麻煩也不願讓他沾染,便不勸她多歇息了,伺候她梳洗換衣,攙她出了刺史府後院。


  前院刺史官衙,姜稚衣剛被府內管事領到正堂門口,上首微胖的中年男子立馬抖著胡須迎上前來,躬身行禮:“永盈郡主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下官杏州刺史朱逢源,見過郡主,郡主萬福金安!”


  朱逢源身後,身形瘦長的中年男子跟著躬身行禮,言簡意赅道:“下官杏州長史魏寂,見過郡主。”


  倒一個個還挺人如其名。

Advertisement


  姜稚衣打量了下兩人,端著手道:“不必多禮,都起來吧。”


  朱逢源直起身板,小心瞧了眼姜稚衣的臉色:“郡主身子可好些了?怎麼不在廂房裡多歇一會兒?下官已讓人去準備您的晚膳了。”


  “本郡主此行帶了百名‘護衛’隨行,他們跟隨我一路舟車勞頓,如今正待休整,不知朱刺史可有地方安頓我這些‘護衛’?”


  自然大家都知道那是玄策軍,但郡主說是護衛,那就是護衛。朱逢源容色篤定地點頭:“郡主放心,就將他們安頓在下官這刺史府偏院,您看如何?”


  “你這刺史府住得下這許多人?”


  “那——”朱逢源拖長了聲一思量,恍然大悟,“恐怕是住不下,下官給他們另覓住處,不過離刺史府近些?”


  姜稚衣滿意點頭。


  稱是護衛,是提醒朱逢源勿宣揚玄策軍身份,這百人隊伍浩浩蕩蕩,主動避嫌,是免生闲話。


  看朱逢源是個精明之人,說這麼幾句也差不多夠了。


  姜稚衣發汗過後腿腳無力,本是強撐著疲憊的身子過來,見他已然心領神會,打道往後院回,路上碰見三七,向她請示:“少夫人,您今夜下榻在此,身邊還是稍微留些人手,除了小人之外再點十人,您看如何?”


  姜稚衣停在廊下,搭著驚蟄的手點頭:“你安排便是。”


  三七頷首應是,正要出去點兵,一抬頭看見一名眉眼清俊、青衫飄逸的少年郎迎面走來,腳下驀地一頓。


  姜稚衣順著三七見鬼似的目光回過頭去,也跟著一驚——


  “裴公子?”


  “郡主?”


  “你怎會在此?”


  “你怎會在此?”


  接連兩次異口同聲,姜稚衣和裴子宋面對面噎在了原地。


  姜稚衣驚訝過後當先開口:“我有事回京,途經杏州地界中了暑熱,進城歇腳。”


  “巧了,內子竟在此地路遇了子宋兄。”一道疑似元策語氣的青澀男聲響起。


  這夾槍帶棒的語氣熟悉至極,偏又不是元策的音色,一個多月沒聽見元策的聲音,姜稚衣差點以為自己想他想到耳朵壞了,驚愕地緩緩回過頭去。


  隻見三七不知何時從腰封裡取出了一冊折子,攤開在手。


  見姜稚衣睜大了眼望來,三七連忙解釋:“小人僭越,是少將軍命小人如是說的。”


  姜稚衣愣愣眨了眨眼:“……你這手裡拿的是?”


  自然是一個多月前,少將軍送別郡主那日交給他的語錄冊。走了一個多月都沒碰上裴家兄妹,三七還以為這冊子用不上了,不過依然每日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好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最終還是用到了刀口上。


  裴子宋也是愣了好長一晌,方才回過神來,朝三七手裡的冊子拱了拱手:“子宋在此,遙問元策兄安。”


  姜稚衣:“……”


  這怎麼還剛好對上一個傻不愣登的老實人。


  三七趕緊翻起折子,一目十行看下來,找到應對之言:“沈某一切都好,不知子宋兄何故逗留在此,遇上了內子?”


  “子宋前些天與舍妹遇上流民生亂,蒙杏州朱刺史的人馬搭救,來此地避上一避。”


  三七繼續往後翻:“原是如此,那不知子宋兄歇腳過後,可是剛巧要與內子一同啟程?”


  裴子宋連連搖頭:“不剛巧不剛巧,子宋絕不剛巧!”


  姜稚衣:“…………”


第77章


  看著這荒誕的一幕, 姜稚衣腦仁都嗡嗡作響起來,忍無可忍之下,勒令一來一回的兩人——或者可能是三人全都閉上嘴,攤開手讓三七交出語錄冊。


  三七面露猶豫, 在姜稚衣的威視下將折子一折折收起, 低下頭雙手呈了上去。


  眼睜睜看姜稚衣接過冊子走向後院, 裴子宋因同路跟了上去,三七在心裡向元策道了聲歉:“您自己說的, 郡主之令視同您令,違令者軍法處置, 少夫人讓小人閉嘴, 小人隻能閉嘴啦……”


  說著自顧自點點頭, 覺得沒錯,撓著後腦勺去外頭點兵了。


  另一邊, 回後院的路上,姜稚衣發現裴子宋手裡拎了幾帖藥包, 一問才知,裴家兄妹這幾日滯留在杏陽城,聽說從飢荒之地來的流民一批批湧入城內, 便想著盡份微薄之力上街施粥,裴雪青略通醫術,幫著當地醫館接診了許多餓病熱病的流民, 幾日下來自己也勞碌病了。


  原來方才姜稚衣在屋裡降暑的時候,裴雪青就躺在她對面的西廂房。


  姜稚衣這殘餘的暑熱倒不打緊, 聽說裴雪青高燒未退,忙帶上馮軍醫去看她。


  馮肅是李答風手下最得力的學徒,給裴雪青診過脈, 看過她目前在用的藥方,說沒什麼問題,就是勞累加風熱所致,藥用下去,當會慢慢退燒。


  姜稚衣放了心,見裴雪青沉沉睡著,便不打擾退了出來,到了外間,問起裴子宋此前遭遇流民生亂的事。


  裴子宋本想送她出廂房,伸手引路的手猶豫著一頓。


  見他仿佛當真不敢與她多說闲話,姜稚衣往西北努努下巴:“你不必管他,他寫那玩笑話的時候又不知今夏這天會熱成災,若知道如今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他也巴不得我與你們彼此照應著些,我問你流民的事,是想為前路做做打算。”


  “是子宋狹隘了。”裴子宋尷尬地紅了耳朵,請她在客椅坐下,與她說起前些天的事,“那日我們路遇一批流民討食,見他們餓得隻剩皮包骨頭,臉也曬得脫皮了,當真可憐,便將馬車裡的幹糧和水全分了出去,沒想到車行不遠,又來一批流民,我們除了留給自己的一隻水囊,已然拿不出救濟之物,可這批流民兇惡,圍著馬車便要動手搶奪,幸虧魏長史剛巧帶人巡經附近,將我們救了下來,告訴我們遇到這種情形不應當隨意給食物,否則看著是救人,其實會引起更大的禍患,還可能把自己搭進去。”


  姜稚衣點了點頭,那朱刺史瞧著為人諂媚,魏長史倒是個牢靠的。


  估計是她這一路得玄策軍護衛,流民遠遠看見軍隊便怕了,不曾上前討食,否則她必然也像沒有經驗的裴家兄妹一樣作為。


  “流民這麼多,朝廷都不管嗎?”姜稚衣蹙了蹙眉。


  “今年連北邊都是熱不可耐,南邊更甚,且熱得比往年更早,我也是前些天才得知,此次旱情其實三月便有苗頭,四月便開始了,到五月底,南面三州連續三月滴雨未降,顆粒無收,鬧開了飢荒,可底下官吏一直息事寧人,瞞報災情,朝廷在六月中旬才得知確切的事態。”


  “竟連朝廷都是六月才得到消息……”難怪四五月的時候,天高路遠的河西一點風聲也沒有。否則她五月走到半路可能就被元策接回去了。如今卻說什麼都來不及了,行程過了七成,已是騎虎難下。


  裴子宋眉頭深鎖地搖了搖頭:“更叫我憂心的是,前些天我詢問了許多南邊來的流民,發現實際災情很可能比朝廷目前所知還更嚴重,南邊三州許已是赤地千裡,餓殍遍野,如今流民騷動不斷,這樣下去,恐天災未平,人禍將起……前日我已手書一封,與家父說明此事,希望來得及阻止事態惡化。”


  不管是長安還是河西,消息都不如離災民最近的民間靈通,裴子宋年少登第,學識過人,他既然如此判斷,說明當真可能爆發民亂。


  姜稚衣本隻是擔心自己要滯留幾日,晚些才能見到舅父,聽裴子宋這麼一說,心底打起鼓來。


  裴子宋連忙寬慰:“不過你也不要太擔心,杏陽城最近開放糧倉,接濟流民,進來的流民多心存感念,我們所在的地方倒不至於爆發民亂。”


  姜稚衣點點頭,斂色想了想:“裴子宋,我問你一個逾越的問題,你若覺不便,不必作答。”


  “郡主請說。”


  “災情拖延成這樣,想必皇伯伯已是雷霆大怒,不少官吏都要被罷免,你打聽了這麼多事,可知此次賑災一事是否牽連到哪位皇子?”見裴子宋果真意外一愣,姜稚衣輕咳一聲,兜了個圈子,“你也知道,我與四殿下兒時是舊識,不知此事可與他有關……?”


  原來如此,那沈元策不去與四殿下爭風,怎麼光逮著他了?


  哦,想起來了,因為四殿下已經成婚了……


  裴子宋心底念頭一轉,忙正色答:“這倒也沒什麼不能說,據我所知,原先負責此次賑災的官員是太子殿下那邊的,出了這麼大的岔子,太子殿下恐怕確實大受牽連,四殿下倒沒什麼事,反而臨危受命,接手了賑災事宜。”


  “那就好!”姜稚衣面上欣慰一笑,心裡卻隱隱不安。


  太子犯錯,照理說二皇子定要趁勢而上,大展鋒芒,舉薦自己手底下的官員,或者自請接手賑災事宜,但最終這件事卻交給了四皇子。


  看來皇伯伯對於二皇子和他背後的河東已經防範到了極點。


  姜稚衣想起離開姑臧前夜,她跟元策問起朝中局勢,元策說,如今朝廷和河東隻差一層窗戶紙便要公然劍拔弩張,今年年關,河東節度使未必還會進京。


  倘若範德年不進京,不管是朝廷先發兵降罪,還是河東先動手,兩邊開戰都不遠了。


  當時姜稚衣聽著還在想,那就算有戰事也得過了年關,年關元策進京,到時候他們在一起,什麼都不怕。


  可如今天災突如其來,朝野皆是一片混亂,也不知事情會不會有變數……


  她要獲知朝堂上的第一手消息,還得盡快回到長安去。


  翌日上午,刺史府官衙正堂。


  朱逢源恭敬站在一旁,驚訝地望著座上的貴人:“郡主才歇了一夜,這就要繼續趕路?可是下官這寒舍哪裡招待不周?”


  姜稚衣懶得應付這些官腔,支著額角輕輕闔上了眼。


  身後驚蟄代為開口,笑著說:“郡主問什麼,朱刺史答什麼便是,您隻需要告訴郡主,眼下杏州往長安一路的官道可有流民散落,若有,還勞煩朱刺史點些人手,為郡主開開道。”


  朱逢源知道自己多嘴了,面色一凜:“是,下官明白,下官這就去安排。”


  驚蟄微笑點頭:“郡主回到長安,定不會忘記朱刺史的功勞。”


  “哪裡的話,能為郡主效勞,是下官三生修來的福分!”


  朱逢源笑眯眯正要退下,身後一陣匆忙的腳步響起:“大人,出事了!”

熱門推薦

盡歡

江礪在獸人市場買了隻小狐狸,說是送 我的生日禮物。小狐狸明豔動人,又格 外黏他。

做你的藥

身為同性戀的我卻愛上了恐同的直男繼兄。為了掩蓋我對他 見不得人的小心思,我日日帶各種男友回家,當著他的面上 演香豔場景。

八年舔狗時光

我喜歡上了一個被拋棄過的,無法結契的狐狸獸人。 為了能夠和她結契,我綁定了舔狗系統。 隻要能舔滿八年,就能夠實現我一個願望。 但是我沒想到,在我日復一日地對她好,恨不得將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給她,終於堅持到了八年的最後一天。 她卻當著我的面和別人顛鸞倒鳳,甚至讓我跪下給他們道歉,隻因為我的出現打擾了她們的興致。 我不同意,被他們合伙綁成了跪姿,扔在了冰天雪地之中,活活凍死。 死前,我向系統許願,我要重來一次。 再睜眼,我回到抓奸在床,大發脾氣的第二天。

大娘是個殺豬婆

"我爹是別人家的贅婿。 而我是我爹外面的私生女。 五歲那年,我爹帶著我娘跑了,丟下了我一個人。 我餓的時候吃過房頂的麥秆,喝過泔水桶裡的面湯。 在我被小乞丐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菜市場那個殺豬婆從天而降。 她就是我爹的正妻,她無兒無女。 被人指著罵母老虎孤寡命,日子過得也不順心。 我跟著她殺豬賣肉,後歷經戰火,漸漸得苦盡來。"

我們不想去打工

作為高考狀元,穿越到十十五年前,我成了全市最差高中的墊底生何夏夏。 省重點嘲笑我們成績差,市教委勸我們轉職高,就連校長都逼我們早點退學去打工。 我看著這幫鮮活的問題青年: 「想上大學嗎?」 「我幫你們。」

惡種一個別留

"舅舅腎衰竭,我媽讓我們三姐弟一起抽籤。 「說好了,誰抽到紅色的,誰捐腎給你們舅舅,姐姐先來,弟弟最後。」 但妹妹好奇,先伸手拿了,是紅色的。 後來,妹妹捐腎手術時出了意外,死在醫院。 也就這時候,我才知道籤筒裡的籤都是紅的,誰先抽就是誰。 再次睜眼,我回到了抽籤的那晚。 我毫不猶豫地把籤筒給了弟弟:「弟弟先來吧。」 再轉頭看著我媽:「媽,要不你也一起抽?」"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16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