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姌呼吸一窒,好半天才壓住快要迸到嗓子眼的心髒道:“不然你叫母親下次輕些?”
“不會有下一次。”李棣捏了一下她的耳垂,“姌姌,我們要個孩子。”
沈姌手上的耳珰,直直地墜落在地。
——
轉眼到了六月二十,陸宴照例又跑了一趟太醫署。
院正搖頭道:“陸大人,我們已聽您吩咐的,派人定時到各家藥肆去檢查。可如您所見,發熱的是有,不過都是尋常傷風,至於瘟疫,真真是沒見著。”
陸宴垂眸,眉目冷峻,一臉凝重。
近來太醫署的這些人,對陸宴的態度真可謂是敢怒而不感言,在他們看來,沒必要為了一個天師而如此大費周折。
誰都知道,這瘟疫傳播起來是極快的,可眼看這都六月二十了,一個病患都沒見到,顯然是被那道士給騙了。
陸宴蹙眉道:“避瘟的藥包,還是提前準備吧。”
太醫連連搖搖頭,“我說陸大人,您知道現在京城的藥材有多貴嗎?就那雄黃,花椒,降香,檀香,桑根,艾,真要備齊,那得多少銀子?”
“還有您上次提過的焚燒香薰之法,乳香,南蒼術,北細辛等物更是難求,您去看看太醫署的庫存,哪有您要的那些?”
陸宴轉了轉手上的扳指,知道為難太醫署也是無用,便道:“我會去找陛下解決此事。”
陸宴走後,太醫連連搖頭,“這陸大人怎麼就非得認定長安會有瘟疫呢?”
院正眯了眯眼睛,冷嗤道:“我看他是魔障了,不用管。”
第82章
Advertisement
元慶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清晨的陽光鋪滿長安六街,隨著晨鼓響動,東西兩市也跟著熱鬧起來,文人墨客、世家子弟絡繹不絕。六月百花盛開,踏青遊玩的、賞花作詩的比比皆是,這不,馬車正一輛接著一輛地往城郊走。
陸宴的馬車途徑西市,駛入光德坊,停在京兆府門前。
孫旭手裡端著幾張各州縣發來的文書,行至陸宴身邊,道:“陸大人,這是你要的個州縣藥肆記錄,一樣,並無瘟疫的前兆。”
陸宴接過,眉宇微蹙。
他記得,夢境也是如此。六月三十日前的長安一片祥和,根本沒有天災降臨之兆。可在那之後,瘟疫來勢之兇,全然超乎了官府及百姓的想象,戶籍驟減,數以萬計的人死在這樣瘟疫之下,昔日裡熙熙攘攘的東西市空無一人,皇城腳下多少府邸都掛上的白紗了……
“陸大人,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孫旭低聲道。
“孫大人直說便是。”
“陸大人對瘟疫之事如此重視,可是因為月初之時那兩位道士所測的國運?”孫旭一頓,繼續道:“可昨日太醫署來的人還說,咱們京兆府過於緊張了。”
陸宴抬首直接道,“前些日子,我從太醫署調取了卷宗,看了咱們大晉朝歷代的瘟疫記錄,大疫大概有十五次,均算下來,是每六年一次,孫大人可記得上回爆發瘟疫是何時?”
孫旭皺眉算了算,“好似還真就是六年前,可是陸大人,這種事乃是天災……也並非絕對。”
“雖並非絕對,卻也不可輕視。”陸宴抬手抿了一口茶,繼續道:“慶元十一年那場瘟疫爆發於元州城,文卷上注著,一人染病,便可染一戶,一戶感染,則致一城淪陷。六年前,驛站還沒有現在多,朝廷得到消息後,雖然立馬開倉濟糧,派去了不少的兵和大夫,但卻在往返路上誤了足足一個月。到頭來呢?地方巡撫哭著來報,長江一帶,遍地屍骨,無人掩埋,杭、越地區封城半年,最後活下來的人不到二成,而這,還隻是瘟疫爆發期間,”
孫旭的面容逐漸變得嚴肅。
“大疫之後,人口驟減,百姓失去耕種能力,隻能靠著朝廷的濟糧度日。那時候邊境不安生,正好趕上突厥來犯,我軍實力並非孱弱,為何右相和吏部尚書要一邊率百官勸聖人停戰,一邊派使團聯合回鹘,說到底,不過是因為傷了元氣,打不起了。”
“孫大人,元州城的人口不過是長安的兩成,長安一旦出事,會比之前更為嚴重,京兆府難辭其咎。”
孫旭抬手撸了一把臉,深呼了一口氣,道:“陸大人就別嚇唬我了,您說的我身上已經有些發熱了。”說罷,他還摸了摸額頭。
陸宴起身,用極低的聲音道:“太醫署的人,並不可信。”
話音一落,孫旭的目光驟變,“陸大人的意思是……”這話,就不由引人深思了,
“孫大人派人將太醫署查過的地方,再查一次吧。”
孫旭點頭道:“我知道了。”
——
午膳過後,陸宴闔上文卷,去了一趟東宮。
行至門前,他躬身對門前的內侍道:“京兆府少尹陸宴,有事求見太子殿下。”
“大人稍等,奴才這就給您通報。”
“起開。”一個面目慈祥的公公笑著迎上來,掐著細嗓子道:“太子殿下說過,陸大人來訪,無需走那些繁瑣的禮節,老奴給您引路便是。”
“多謝公公。”
“陸大人怎麼這時候來東宮?”太子笑著道,氣色明顯比前幾個月好了許多。
“稟太子殿下,我今日前來,是有要務在身。”
太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可是因為京城近來傳的瘟疫,所以來找白先生?”
陸宴點頭道是。
“正好,我也有話對你說。”說罷,太子拿出了一張大晉朝的輿圖,用筆蘸了蘸墨水,將洛陽圈了起來,遞給了陸宴。
陸宴看過後,抬頭與太子四目相視,瞬間多了一種猜想。
由於夢中的瘟疫是在長安附近爆發的,所以他下意識便認定染病的百姓定會出現在長安附近,可近來他層層排查,並無不妥,若是突然爆發,也無甚可能。
除非,開始並不在長安,而是有人將這股瘟疫,帶到了長安來。
“殿下可是聽說了什麼消息?”陸宴道。
“兩日前我去了一趟大理寺獄,見了沈文祁,同他說起了疫病。”太子一頓,又道:“洛陽這個地方,是他指給我的。”
陸宴一聽沈文祁三個字,下意識地提了下眉梢。
太子繼續道:“打從三年前,聖人便一直想擴建洛陽,並在那兒修築宮殿,那時候你應該已經回京都了,此事可還記得?”
“我記得,雲陽侯當時力排眾議,反對此事。”
太子聽著他對沈文祁的稱謂,不由真心一笑:“那你可還記得緣由?”
陸宴點了點頭,“若想修築宮殿,必會大量砍伐林木,窮極土木之工,雲陽侯以洛陽所處黃河一帶,亂砍亂伐會使黃河大小災情更為嚴重為由,反對了此事。”
“沒錯,當時聖人因為他的言辭,分外不悅。”想想也是,人家皇帝想給自己建造宮殿,不支持也就罷了,居然還說此舉會因來災禍,誰能樂意聽?
不過成元帝也是個明君,更知沈文祁天生就是那個性子,所以也並未遷怒於他。
默了半晌,陸宴低聲道:“可去年城西渠坍塌,雲陽侯府被抄家,工部尚書換給了孫家來做……”
剩下的話,陸宴未說,可太子和他都十分清楚。
那位孫尚書是真沒什麼本事,要非說本事,阿諛奉承倒是能算一個,自打去年他上任,洛陽城的擴建便開始了……
先是砍伐了大量林木,後又搜集了五嶺以北的奇珍異石、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充園林。工程甚是浩大豪奢,令人嘆為觀止。
太子又道:“沈文祁提醒我說,歷代瘟疫,半數以上,皆是在黃河流域發生,若逢水災,則會一發不可收拾,長安的地上水經他手改良過一次,已能做到分流分支,但洛陽卻沒有,瘟疫若是發生在洛陽,走井水,即刻變能傳染一城。”
“殿下可曾派人去洛陽了?”
“不止是洛陽,蘇杭一帶我也派了人過去,不過就是快馬加鞭,等消息從驛站傳回來,也需要四日。”
陸宴的眼前忽然再次閃過夢中的畫面,上百個間府邸懸起了層層白紗,朝堂之上,官吏不足一半……
攥緊了拳頭。
隻有他知道,若是同前世一樣,再過七日,長安城便守不住了,根本沒有時間了。
若是真有從地方傳進來的疫病,那必須即刻封鎖長安。
——
安華殿內,許皇後臥在榻上,舉起手,輕聲道:“之遙呢,叫她過來給我染個指甲,昨兒聖人瞧了一眼,說沒有上回的好看,快給我換回來。”
六皇子大步跨進殿內,朝宮女和內侍揮了揮手道:“本王與母後有話要說,都去外面守著。”
宮女和內侍連忙躬身退下。
許皇後見他眉宇中皆是鬱色,便道:“你這是怎麼了?”
“母後可知陸宴方才去哪了嗎?”
“你同母後賣什麼關子,直說。”許皇後捏了一個葡萄放入口中。
“他去了東宮。”六皇子咬牙道:“兒子聽人說,還是太子身邊的公公親自出來迎的,什麼時候,他和東宮的關系這麼好了?姑姑那邊是不是也擇一方棲身了?”
“靖安不會插手這些事的。”許皇後擦了擦手,又道:“陸宴在京兆府任職,是陛下的人,與各處接觸,本就在所難免,既是大大方方從東宮走進去,便隻是公務罷了。這些都不重要,燁兒,洛陽來的人,還有幾日能進城?”
“最多三日。”
“來了多少人?”
“那邊本想多送些,但有些咳嗽症狀明顯的,便篩掉了,再除去死在半路上的,也就是百人。”
“足夠了。”許皇後笑著拿出一張名單,“找個牙婆,將送進來的這些人,賣進各府便是。”
六皇子低聲道:“京兆府調了兵力駐扎在城門口,查的頗嚴,此事,母後準備經誰的手辦?”
許皇後猶豫了片刻,緩緩道:“孫家吧。”
六皇子低頭看了看名單,疑惑道:“母親,這裡頭怎麼還有我門下的人?”
“不然呢?若發病的都是平日與你不睦的官吏,陛下會怎麼想?”
作者有話要說:你們和甄甄明日見吧,我需要快點推一推劇情。
本章參考論文:
《唐五代瘟疫與社會研究》
《黃河中遊古代瘟疫與環境變化關系》
第83章
雖說東宮已派人趕去了洛陽,但在消息沒傳回來前,陸宴也不能就這樣幹等著。
六月二十四一早,陸宴便將京兆府現有的兵力分別調去了長安東西南北十二道城門,親自下令,持有出入城文書的,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皆要一一徹查,沒有文書的,直接壓回京兆府獄。
午後,日頭正烈。
楊宗將手中的信件遞給陸宴,輕聲道:“主子,從昨日起出入長安的人突然變多了,著實不好盤查,屬下方才匯集了各處傳來的消息,可疑之人甚多,但都不是我們要找的。”
“早上進城的那幾個戲班子,白道年那兒怎麼說?”陸宴道。
“並無疫病。”楊宗皺眉道:“那些人也不是什麼善茬,一聽沒病立馬翻臉,說咱們京兆府無故羈押百姓,要去刑部討個說法。”
“叫他們去告,不必攔著。”陸宴冷嗤一聲道:“他們鬧得越兇,就越是有問題,一會兒你回衙門,將一半人放走,留下另一半慢慢審,出什麼事我擔著。”說實在的,眼下還有什麼能比疫病更重要呢?
楊宗立馬會意,“屬下明白。”
兩日之後,城門口的人越來越多,由於排查嚴格,許多昨日就在排隊的,到了今日都還未進城,百姓怨聲不斷,爭執聲也不斷。
一個身著紅裳的婦人,扭著腰肢,搖著真絲绡麋竹扇,嗲聲道:“我說官爺喲!奴是打揚州來的,我們容家調教的姑娘個個身世清白,還沒跟過人呢,可任官爺搜查,隻是長安有貴客等得急,官爺能否行行好,叫我們先進去?”
官兵被這婦人的語調撩的面紅耳赤,輕咳兩聲才道:“退後,一個個來。”
紅裳婦人悻悻退下,一個婆子笑著走過來道:“官爺,我們姑娘可是永安伯府大夫人的的外甥女。”說罷,就將手中的兩個金葉子遞了過來。
官兵下意識朝陸宴這往了一眼,不幸對視,立馬回頭擺手道:“行賄乃是重罪!嬤嬤慎言!”
過了一會兒,又一個太太躬身走來,“我這老婆子年逾花甲,身子又不好,在這等了兩天,夜裡的風吹的我頭疾都犯嘍,我老婆子是來京城求醫的,可眼下的卻更嚴重嘍。”
有人跟著起哄,“這正午的太陽,都要給我們烤化嘍!”
就在這時,孫旭駕馬前來,低聲道:“陸大人,北門那裡突然有外商鬧事,少說也得有五千人,且不說衙門輕易不會同外商動手,就是真動起手來,可調用的兵力也是……”
陸宴用中指揉了揉眉心,摘了自己一塊玉佩,對楊宗道:“派人回鎮國公府借兵,各城門之間距離甚遠,要騎兵。”
孫旭心裡一安,不禁默默道:果然還是陸大人辦事牢靠。
鄭京兆告病在家,陸宴儼然成了代理府尹,排查疫病這事,已是徹底落到了他的肩上。消停不過幾個時辰,魯參軍快馬來報,“大人,西門那邊出現了許多流民,皆帶著棍棒,他們以無辜百姓為質,非要闖進來。”
“多少人?”
“屬下粗略估計了下,得有二百多人,至於有沒有後手,就不知道了。”魯參軍皺眉道:“大人,咱們放行嗎?”
“飛鴿傳書上報給宮裡,由聖人定奪。”陸宴一頓,低聲道:“叫咱們的人先守著。”
東西南北十二道門,這兩天就跟唱大戲一般,沒一處消停的,殺人的、放火的、搶劫的真可謂是齊活了,偏偏就是一個帶病的都沒有,幾番動靜下來,守城的士兵明顯被轉移了注意力。
六月二十五日,寅初。城門口突然多了一輛花轎,侍從無數不說,身後還有七十餘擔的嫁妝。
陸宴喚來一個士兵,低聲道:“那是什麼人?”
熱門推薦
"確診阿爾茨海默症後,我又一次忘了接孫女。 兒媳婦咆哮著把我的東西扔出家門:「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成天就知道偷懶!滾回你老家去!」 我一件件撿起被扔了滿地的衣物。 站在門口,突然想不起自己身在何處。 腦子裡冒出一個地址。 於是,我買了一張去往那個地址的車票。 後來,有人給我打電話:「媽,鬧夠了沒?該回家了吧?」 我聽著似曾相識的陌生聲音,莫名其妙:「我就在我家裡啊,你是哪位?」"
"受盡磋磨,我重生了。 我生辰那天,宋安領回來一個女子,我也領回來一個男子。 前世記憶猶新,宋安說這女子是他的救命恩人,如今她無處可去自己不能袖手旁觀。 接她回來也隻是認作妹妹。 不等他開口,我先他一步道, 「我也帶回來了一個男子,夫君可要看看?」"
"李修逸是我的未婚夫。 他卻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宣布要和別的女人結婚。 所有人面面相覷地看向我。 尷尬的氛圍中我帶頭鼓掌。 並送上一枚戒指當作祝福。 「祝你們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弟弟大學了還被叫家長。他教授跟我說:「有人舉報,你弟 弟把人家肚子搞大了,不負責任跑了。」我咋覺得他在內涵 我呢?我盯著他的肚子看了好一會,「你當時,懷孕了?」
"班主任是個愛男姐。 男生學習好她說「男生就是聰明」,女生學習好她說「女生也有聰明的」。 不僅如此,她還和我們搞雌競。 文藝匯演給我們買劣質禮服,不許我們化妝搶了她的風頭。 還在校草給我寫情書時吃醋,對我進行公開羞辱。 我心髒病發倒地,她卻覺得我是在裝。 「你們女生就是嬌氣,不過說你幾句,你裝給誰看?是想讓誰心疼你啊?」 活活疼死後,我重生了。 這一次,我直接把班主任拿來關愛男生的監控連通了二十四小時直播間。 讓全國的觀眾都來看看這位年近四十的特級教師是怎樣雌競的!"
婚禮當天,老公的小助理支開我自己當新娘後,他卻默認了搶婚……
"結婚當天,老公的小助理故意找理由支開我,穿著婚紗搶先我一步登臺,上演了一場搶婚大戲。 老公發現之後,非但沒有阻止,還和小助理十指相扣,深情對視,表情十分幸福的完成了婚禮儀式。 我反應過來,剛想問責,卻被老公劈頭蓋臉一頓罵:「你自己遲到,耽誤了婚禮吉時,難道讓那麼多賓客都等著你嗎?你要不要那麼自私?」 「暖暖也是為了幫我們準備舉行婚禮,你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大不了我給你補一場婚禮就是了!」 朋友們都目瞪口呆,以為我會因為老公的奇葩言論大發雷霆。 我卻點了點頭,說老公說得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