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泓伸手拈了一塊糕點,放在口中品嘗,的確綿軟,甜糯芬芳,入口即化。他吃了一塊,又吃了一塊,低著頭,慢慢咀嚼著。馮憑就這麽看了一會兒,又說在:“這太幹了,喝一點茶潤潤。”
拓跋泓又撿起茶盞,喝了一口茶。
這麽一片寂靜地坐著,拓跋泓又有點回想起舊日感覺。他默默地吃那一盤糕點,總共吃了五六個。馮憑側頭看著他,忽然伸手指了指他脖子上,那白嫩的肌膚上有個指頭大小的紅色瘢痕。她疑惑道:“這什麽時候多了個疤?怎麽傷的?”
拓跋泓沒反應過來:“哪有個疤?”
她指了指那塊皮膚:“這。”
拓跋泓手按著脖子,半晌回過神來,低聲說:“在南邊打仗時傷著了,中了流矢,沒事,已經傷好了。”
馮憑說:“你一個大軍統帥,怎麽跑到前線去了,好歹也是一國皇帝,也不當心著點,以後別這麽冒失了。”
拓跋泓道:“朕知道了。”
他低著頭,沒法告訴她,當時是有多可怕。一隻箭穿透了他脖子,血流如注,他嚇的心都涼了,以為自己要死了。結果那箭隻是穿透了皮膚,並沒有傷到動脈,沒危及性命。
隻是留了個疤痕。
若是從前,他大概會嚇的當時就班師回朝,生怕見不到她最後一面。就算沒事,也要回來找她訴苦,要她安慰。
可惜,已經不是從前了。
情分已斷,他不會再向任何人訴苦。
馮憑見他傷在脖子上,心裏約摸能想見當時的情景,必定是十分危險的。然而她不願關切太過,也就沒問。
再多就曖昧了。
接下來,就味同嚼蠟了,他再吃了一個糕點,實在苦澀的吃不下去,然而又不舍得走。他尋了話問:“宏兒呢?”
Advertisement
馮憑說:“早就睡了。”
拓跋泓說:“朕看看去。”
他站起來,走到床邊去,宏兒正在被中酣睡。拓跋泓居高臨下地看了一陣,感覺宏兒模樣很像他,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跟自己很相似。他對這個兒子是很滿意的。
馮憑也走上來,站在身後。
拓跋泓輕聲道:“朕回去了,太後也早些休息吧。”
馮憑道:“皇上去吧。”
拓跋泓轉身離去了:“朕去了。”
馮憑目送他背影消失。
劉溫不肯去長安,鬧起了病,說是下不來床。拓跋泓本是有些生氣,不過左右又建議說,不好從朝中調派人下去:“畢竟,朝中的官員,也不熟悉地方事務,去了也難辦。不如從地方上,其他州郡轉調一些熟悉事務,有經驗的官員。空出來的位置,朝廷再調人去填補就是了。這樣比較容易。”
拓跋泓接納了此議,遂從地方調派。
剩下的就歸拓跋泓忙了。
馮憑也關心著他此事件的進展,然而不足兩個月,矛盾就爆發了。拓跋泓派去長安的官員,和高曜發生了尖銳沖突。那高曜膽大包天,竟然找了個罪名,將人給殺了。
這已經是□□裸的造。反,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了。
四月,拓跋泓再度出京,禦駕親徵,這回打的是高曜。五歲的太子拓跋宏,再度擔當起監國的重任。
朝廷這一攤子,再次甩給幾位輔佐監國的大臣。
戰爭是避無可避了。
馮憑這次也擔當起聽政的事。
拓跋泓離京的第三日,深夜,楊信入殿,手呈給她一封密信。
“娘娘,是從長安送過來的。”
馮憑正靠在榻上發困,手撫著貓兒的皮毛:“高曜現在已經造。反了,他給我來信幹什麽?這是要讓我裏通外敵?”
楊信說:“臣沒有打開看,不過信是秘送的。”
馮憑擡手,接過那封藏在竹筒中的秘帛,展開看。
楊信立在一旁,道:“他說什麽?”
馮憑笑道:“他讓我跟他合作。”
楊信說:“怎麽合作?”
馮憑說:“廢了拓跋泓,扶太子登基。他可以助我一臂之力。隻要我能發動政變,控制住京中,宣布太子登基,他會聯衆響應,屆時替我拿下拓跋泓,穩定局面。”
楊信說:“娘娘怎麽想?”
馮憑說:“我的確想。”
她頓了頓,淡淡道:“但這個高曜,我信不過他。反複無常,詭計多端的東西。我跟他合作,擺不定與虎謀皮,到頭來還是被他算計了。他對我能有什麽好意,不過是想利用我,回頭倒成了他的傀儡。我怎麽能跟這種人聯手,引狼入室。”
楊信說:“娘娘考慮的周全。”
馮憑說:“我也不想天下說我是背叛了拓跋氏的奸賊。一旦擔上這個名聲,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楊信說:“娘娘說的對。”
他道:“那這封信,娘娘打算怎麽辦?”
馮憑道:“倒可以利用一下。”
她問道:“那派來送信的人呢?”
楊信說:“被臣拿下了。”
馮憑說:“你可召見一下太子和衆臣。”
楊信當真就去,很快召見了太子,和朝中幾位擔任輔政的大臣。不一會兒,拓跋宏來了,高盛,元子推等人也來了,濟濟一堂。
宏兒不解她的目的:“太後。”
馮憑此時站在殿中,命楊信,將那封書信,給諸位大臣以此傳閱。
衆人挨個挨個地看過去,都有些心驚肉跳。
一圈傳完,寂靜許久,馮憑道:“你們有什麽看法嗎?”
衆人面面相覷。
馮憑說:“這封信,是從長安送過來的,事關太子和我的清白,所以我才召集諸位,將此信給諸位觀看。”
拓跋宏聽到太後提起他,心裏有點惴惴的,又不知是什麽意思,隻是呆呆地看著她,眼睛睜的大大的,滿臉懵懂。
馮憑道:“我不知道高曜有沒有給諸位送過類似的信,也不知道這京城,有沒有旁的人,私下與他勾結的。不過,我在此必須提醒諸位,不管皇上此政是否草率,高曜公然地對抗朝廷,已經是無可饒恕的叛臣了。誰若是與他勾結,就是在通敵叛朝,罪在不赦。”他讓楊信,將那使者帶上來:“今後再有這樣的奸細,一並處置了,或移交刑部。眼下非常時期,朝廷應當加強人手,各城門增強巡邏,謹防這些奸細混入。”
衆臣連忙稱是。
馮憑當衆,將那封信投入火炬中,很快,信紙隨著火苗化為了灰燼。
“此事不宜對外張揚,有損皇上的威望,各位隻心中牢記便是。”
衆臣齊聲,再度應是。
馮憑看到諸臣一派膺服,示意結束,讓衆人散了。
高曜那邊,沒有收到太後的回音。
他估摸著,太後是拒絕了。
這個女人,沉著穩重,倒出乎他的意料。換做常人,和拓跋泓如此敵對,趁著這個機會,肯定會和他合作的。
但是皇太後拒絕了。
事情有點麻煩。
但是沒有別的辦法,打還是要打,不打,就是別人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太後不合作,他也有準備,隻要能打敗拓跋泓,他可以逼她合作。他自然是當不了皇帝,但是要扶持一個毛頭小兒還是不難的。太子才五歲,正可掌控。
他琢磨皇太後的心思:當初李益也沒說過,這個女人這麽不好對付啊。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第110章 番外
三年前, 在長安。
某個夜裏, 高曜和李二公子談話, 談起朝中事。
李益不無提醒地說:“各地宗主、都護,執掌兵權,坐地為豪強, 正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一直有意要拔除此患。而今聖上也是個頭腦英明, 雷厲風行的, 將軍有想過, 有朝一日他拿你等開刀,要削奪你的兵權, 將軍該怎麽辦嗎?”
高曜說:“皇上?我看皇上年紀還小,當不會有這個想法吧?”
他說:“我倒是擔心太後。”
熱門推薦
"我跟小姑子同時懷孕,一起在老家待產。 我的肚子尖,她的肚子圓。"
又一次被校草室友搶走桃花,我選擇當場發瘋。 「昨晚還在耳邊說愛我,今天又找了別的好妹妹?」 「是我的腰不夠軟,還是我的腿不夠長?」 「老公,你說句話啊老公!」 我都做好了和他揮拳幹一架的準備。 下一秒,他卻直接俯身狠狠在我唇上親了一口。 嗓音低啞:「別鬧,老公現在就哄你。」 ......不是,這小子咋不按套路出牌?
和傅硯禮訂婚的第五年。 他偷偷和一個女大學生舉辦了婚禮。 我趕到時,他們在眾人的起哄下激情擁吻。 傅硯禮看到我,他輕挑眉梢:「小姑娘想要一場婚禮,放心,沒領證。」 我不哭不鬧,轉身離開。 他認定我在賭氣,直到京圈太子爺曬了張結婚證。 傅硯禮不顧大雨,在我家瘋狂敲門。 我打開門,臉上還有未曾褪盡的潮紅: 「放心,我隻是領證,沒結婚。」 秦儲隻下身裹了條浴巾從樓上下來,摟著我的腰:「嗯?所以我沒名分的?」
前世,我和表姐快要餓死時,遇到兩位仙人。表姐為了更好地發展,
和謝承衍訂婚的第三年。他在外養的漂 亮小雀兒懷孕了。這事在圈子裡傳的沸 沸揚揚,讓我丟盡顏面。
"祖父為了升官,將四位庶女都送了出去。 四根紅籤四條命。 三姐入宮為婕妤,四姐抽到齊王側妃,五姐做了當朝新貴的正頭娘子,唯我成了侯爺的妾。 侯爺一妻三妾外面還有紅顏知己。 這樣的男子,絕非良配。 姨娘哭著說,這是我的命。 而我,偏不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