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信奉先苦後甜。
她做飯往飯菜裡加黃連,燒水在水壺裡加醋,就連晚上睡覺也要在屋裡放廣場舞的歌。
美其名曰,現在苦了,以後的人生才會甜。
我向爸爸訴苦,爸爸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可後來,為了不浪費快過期的止瀉藥,奶奶往餃子裡加瀉藥,把我和媽媽送進 ICU 時,爸爸依然振振有詞:
「你奶奶這是鍛煉你們!你連這個苦都吃不了,將來怎麼吃社會上的苦!」
好啊。
先苦後甜,當然要大家一起苦了!
Advertisement
01
半夜三更,熟睡的我被著名廣場舞歌曲驚醒。
捂著拼命跳動的心髒,我很快找到了放歌的罪魁禍首——
「奶奶,你按錯鍵了吧,我來幫你關掉。」
奶奶搖頭,眼神堅毅:「文文,別關!這我特意給你放的歌!今晚你就邊聽這歌邊睡覺!」
?
邊聽歌,邊睡覺?
不是,哪個好人家伴著廣場舞入眠啊!
奶奶好像看懂了我疑惑的眼神:
「人家偉人,特意去菜市場睡午覺!為什麼,就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專注力!」
「先苦後甜,先苦後甜,你們這群人沒吃過苦,哪來以後的甜呢!就應該吃點苦鍛煉鍛煉!你都快是大學生了,現在練這個都晚了!」
我難以置信。
先苦後甜?
這哪裡是先苦後甜,這分明是沒苦硬吃!
奶奶是不久前才來到我家的。
雖然才來一周,但是這一周裡奶奶做飯往飯裡加黃連、煮水往水壺裡加醋,衣服換成滿是補丁的衣服,不穿不讓我出門。
不僅如此,她還半夜開窗開蚊帳放蚊子進屋裡來吸大家的血,說我們嬌氣,鄉下誰夏天不被蚊子咬幾個包,放放血還促進血液循環。
就連上樓也不準我們坐電梯,逼著我們爬樓梯,她自己坐電梯!
她美其名曰,先苦後甜,現在苦一點,以後的人生才會甜。
可她苦的,隻有我和媽媽啊!
奶奶另外做正常的飯給她自己吃啊!
強撐了幾天,因著尊老,我們接受了爬樓梯。
飯實在接受不了,我和媽媽跟爸爸提議,還是我們來做飯。
奶奶不同意。
她躺在地上撒潑打滾,說我們瞧不起她,說祖宗都說了要先苦後甜,她都是為了我們好,我們卻不識好人心,該爛心爛肺!
爸爸制止住鬧著要回家的奶奶,鐵青著臉要求我們好好吃完奶奶做的飯,不準抱怨。
他自己卻基本不在家吃飯。
我拉著爸爸訴苦。
四天了,吃苦飯、喝酸水,就連睡覺都要伴著廣場舞歌曲入眠,神仙也受不住啊。
爸爸神情不耐,讓我再忍忍。
他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奶奶心是好的,她就是想讓你有個好未來!想讓你媽媽堅強一點!」
我和媽媽無法,隻能強迫自己吃奶奶做的飯,偶爾出去吃吃,打打牙祭。
「奶奶,這個餃子酸了,是不是壞了啊?」
我放下筷子,懷疑地看看餃子的內陷。
韭菜白菜餡的餃子,怎麼能酸成這樣?
「壞什麼壞!我特意放的醋!你們這群孩子,生活好了,一點點苦都吃不得,以後哪來的福!你們這樣早晚要耗光自己的福氣!……」
奶奶怒氣衝冠,大力拍向桌子,氣勢洶洶開始說教。
「我吃,奶奶,我吃!」
我趕忙求饒,手裡不停往嘴裡塞著餃子。
我倒也不怕奶奶,可我怕爸爸會對我失望。
可能因為從未得到吧,爸爸的誇贊是我夢寐以求的禮物。
他的怒罵也成了我最害怕的噩夢。
吃完飯,我突然感到腹中一陣絞痛,嘔吐感湧上喉頭。
第三次從廁所出來後,我和媽媽看著彼此蒼白的臉頰,心中不禁浮現一個相同的猜想。
此時,從屋子裡出來的奶奶瞅了眼虛弱的我們和緊捂肚子的手,雙眼放光道:
「呦,拉肚子啦,正好!我帶了治肚子的藥!差兩天就過期了!現在正好用完,不浪費!」
說完,她迅速翻出珍藏的止瀉藥。
這一番動作下來,實在是太過行雲流水。
就像是提前預料到我們會腹瀉、需要這藥一般。
媽媽沉下眼,輕聲問:「媽,你中午包餃子的餡是哪裡買的?」
奶奶一揮手:
「哪裡需要買,我菜市場撿的!好好的菜葉子,他們還都丟地上不要了,我都給撿回來了!」
「哦,還有那韭菜,我也沒花錢,路邊就有,我摘了兩大袋!」她驕傲地笑。
我呼吸一窒。
路邊的菜都打過藥、吸過車尾氣,加上別人不要的爛菜葉,我們拉肚子不是沒有緣由。
媽媽似是想到了什麼。
她飛奔到廚房垃圾桶旁,在垃圾桶中翻翻找找,找出來一個牛皮紙藥包。
「媽,這裡面是什麼?」
奶奶左顧右盼,吞吞吐吐:「這,這個,這個就是……」
不等她說完,我和媽媽肚子一陣翻滾,繼續衝向廁所。
一小時後,我和媽媽雙雙躺上了救護車。
醫生神情嚴肅:「老太太,你必須如實說明你給他們吃了什麼藥,這件事很嚴重!」
奶奶拍著大腿抹淚,很是委屈:
「诶呀,不就是一點瀉藥嗎!我看那止瀉藥快過期了,不吃不就浪費了嗎!他們吃個瀉藥還能排排身體裡的毒素,提高身體免疫力,誰知道他們那麼不撐事啊……」
她仍不S心:「醫生,她們非得治療啊,我看他們也沒啥大事,要不我帶他們回家吧。」
好,真好啊。
被送進 ICU 的前幾秒,我氣憤的想著:
我們進醫院,竟然隻是因為奶奶不想浪費幾包止瀉藥!
02
奶奶的瀉藥下的太多,我和媽媽被確診電解質紊亂。
媽媽更嚴重,她因為電解質紊亂導致心髒驟停,在生S關頭遊走了一遭。
整件事離譜到醫生也不敢相信這是真事。
住院第三天,爸爸來照顧我和情況好轉的媽媽。
我強撐著起身,期待望向坐在一旁打遊戲的爸爸。
「爸爸,我們回去能不能點個外賣,或者自己做飯吃啊?」
我和媽媽,真的再也不敢吃奶奶做的飯了。
爸爸聞言卻眉頭緊皺。
他一把將手機砸向我,怒吼道:
「柳文文你沒完了是吧!」
「是,你奶奶不小心讓你們進醫院了,但她這是鍛煉你們!你連這個苦都吃不了,將來怎麼吃社會上的苦!」
「你學校怎麼教你的!教出一個白眼狼!當年我爸媽吃不飽飯啃樹皮時候抱怨過嗎!你們現在隻不過住個院!就開始嘰嘰歪歪了!媽說的沒錯,你們就該過過苦日子!」
手機不偏不倚,正正好砸中了我的眉心。
砸碎了我的期待。
也砸破了我對父愛的最後一絲妄想。
「還有你!」
爸爸轉身,對著病床上虛弱不堪的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
「拉個肚子都要打 120!多大點事兒啊,忍忍不就行了!還要來醫院花錢!」
「你養小孩我就更不想說了!孩子就給你養成這樣是吧!一點也不懂什麼是孝順!我媽那麼大年紀給你們做飯容易嗎!再有下次你們都給我滾出去!」
這一瞬間,曾經籠罩在「爸爸」二字上的光輝徹底碎裂。
我也終於放棄最後的幻想,深深恨上這位所謂的父親。
我SS攥緊拳頭,瞪視著他。
飯是奶奶執意要做的,菜也是奶奶放著冰箱裡的菜不用自己去撿別人不要的爛葉子和剩菜!
媽媽甚至被害到休克,差點命都沒了,憑什麼還要被他這樣罵!
家裡的房子也是媽媽出大半的錢買的,他又有什麼資格,讓我媽媽滾出去!
我向來知道,爸爸不愛我們。
因為我是女孩,在當年那個獨生子女的時代,身為國企工人的爸爸被釘S在「絕戶」的恥辱柱上。
他一次都沒有參加過我的家長會,工資除了自己花的部分,剩下全給爺爺奶奶。
周末,他寧願和同事天天出去釣魚也不願意帶我和媽媽去公園玩。
在我們和他的母親之間,他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堅定地選擇他的母親。
他既然這麼深明大義,那我就給他深明大義的機會!
先苦後甜,先苦後甜,當然得要大家一起苦了!一個人都別想落下!
03
住院時候,我沒有闲著。
我打聽到爸爸的廠子裡缺上通宵班的工人,但一直沒招到合適的人,現在在鼓勵爸爸他們轉通宵班上。
轉上通宵班的,工資額外加一部分補助。
爸爸嫌通宵班熬人,不願意去。
但被我勸導的奶奶可不嫌通宵班累。
加工資的誘惑如同金塊,吊在她眼前晃晃悠悠,SS吸引著她。
「兒子,不就是一個通宵班嗎,上啊!沒事你就去上!」奶奶勸道。
爸爸不願意:「媽,你不知道上通宵班多累人,一晚上都要幹活的,睡都沒的睡!」
奶奶急了:「那能有多累,不和你上白班一樣嗎,哪裡比得上我們當年下地幹活累,再說了,你下了班,白天不也能睡覺嗎!」
「多吃點苦怎麼了,對你人生有好處!」
聽到這話,爸爸如鲠在喉,脹紅了臉。
我在一旁SS憋住笑容。
你看,爸爸當時那麼大義凜然,隻是因為被傷害的人不是他而已。
一但他成了應該吃苦的一方,爸爸比誰都痛苦。
現實裡,戲劇仍未結束。
奶奶不顧爸爸的阻擾,徑直從他兜裡翻出手機,讓我找到他領導的電話撥出:
「喂,領導您好、您好,我是柳成鋼的媽媽,我們成剛啊,希望能上通宵班,領導您看可以嗎?」
電話裡,領導的聲音喜氣洋洋:「可以可以,這當然可以了!柳成剛深明大義,是個好同志啊!」
領導的誇贊一出,爸爸絕望地收回了想搶手機的手。
他知道,深明大義、是個好同志的他要是說自己不願意轉通宵班,他以後在單位,怕是再不好混了。
奶奶沾沾自喜:「工作哪有不累的,你看,你這麼換去上通宵班,領導不就看好你了嗎!媽這都是為你好!你現在吃點苦,等你領導退下來,你不就上去了嗎!」
熱門推薦
與前夫離婚時,我淨身出戶也要帶走兒子。可後來就因為我阻止我兒
我夫君的外室死在了後院,我收養了她年幼的兒子。十三年 後,那庶子親手屠相府滿門,手刃親爹。染血的劍鋒抵在我 頸間,昔日的養育之恩,卻讓他無論如何也刺不下去。
"我和戴雪橋是豪門圈子裡的異類夫妻。 不養情人不泡吧,不搞替身不虐渣。 狐朋狗友笑我這婚結得沒意思,傳謠我有一個白月光,說要試試戴雪橋的底線。 他們都忘了,曾幾何時,戴雪橋玩兒得比誰都瘋。 而我從沒有過離婚的想法。 是不想嗎? 是不敢。"
"上一世,我好心收留離家出走的精神小姑子回家,勸她打了孩子,重新回去上學。 她覺得我不懂真正的愛情,帶著她的黃毛男友在我家樓下電搖直播。 小姑子輟學在家待產,被奇葩孕媽群洗腦,大夏天也要開暖氣,怕自己宮寒把男寶凍壞了。 我好心勸她科學養育,還給她找了個阿姨照顧,她覺得我嫉妒她的好大兒,見我就罵。 就連破水進醫院了也不忘開同城直播感謝家人們的打賞,順便推銷一大波三無產品。"
"兒子 3 歲時,許鶴清出軌了一個女大學生,被發現後跪著求我不要離婚。 我為了兒子原諒了他。 5 年後,我在商場為兒子買生日禮物時,看見了許鶴清和兒子,還有那個女人。 許鶴清溫柔地牽著她的手,兒子親昵地喊她:「小意老師。」 看起來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下一秒,我和許鶴清四目相對。"
"燕侯大婚那日,所有人都覺得我會胡鬧,將我鎖在閣樓。 出來後,我不哭不鬧,還刻了一對喜娃娃做賀禮。"